尼那電廠“五心”筑基 守護黃河能源動脈 |
|
|
|
在青海貴德縣黃河干流之畔,尼那電廠錨定“匠心、精心、安心、貼心、同心”發展內核,將生產提質增效與能源保供責任深度融合,以硬核實力筑牢黃河流域水電生產防線。 匠心鑄器,技術革新驅動生產升級。尼那電廠始終把技術創新視為推動發展的關鍵力量。近年來,電廠大力推進技術改造項目,成效顯著。完成輔機電控盤柜智能化升級,大幅降低設備故障率,設備可靠性顯著提升;1、2 號主變壓器吊罩大修工作順利完成,有效延長了核心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同時,監控系統上位機完成迭代,數據全面采集與存儲大幅提高,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精準掌控。此外,發電機“一鍵”開停機功能的成功實現,極大地提升了操作效率,減少了人工參與環節,降低了人為失誤的風險。 精心織網,精益管理筑牢生產根基。尼那電廠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構建全流程生產管控體系。在日常運維中,將全廠設備逐一明確設備責任人,為每臺設備建立詳盡的臺賬,詳實記錄設備的運行參數、維護記錄及健康狀態。同時,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運行狀況和歷史故障數據,制定差異化的維護計劃,對普通設備實行狀態化檢修,避免過度維護,提高維護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了設備缺陷及時發現率,縮短了消缺周期,穩定提升了設備可用率,為電廠的穩定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安心護航,安全生產保障能源穩定。安全生產是電廠運行的生命線。電廠始終將其擺在首要位置,絲毫不敢懈怠。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將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加強員工安全培訓,通過定期組織安全知識講座、案例分析、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在日常生產中,嚴格執行“日巡查、周排查、月整治”隱患排查制度,對生產設備、作業環境等進行全面細致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對于排查出的隱患,建立詳細的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隱患得到及時徹底的整改。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安全措施,尼那電廠實現了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 貼心服務,生產聯動助力民生保供。電廠將生產調度與民生需求緊密結合,在春灌等關鍵時段,科學調整發電計劃。2025年春灌期間,通過“發電-供水”協同調度模式,在保障發電任務的同時,為周邊農田釋放充足水源。在春灌用水高峰期,電廠依靠專業技術與豐富經驗,借助先進設備實時監測水文數據,精準調控庫區水位,充分保障灌溉水源。與此同時,電廠與電網調度中心建立常態化、高效化的溝通協調機制,根據電網負荷變化以及春灌用水需求,動態優化發電計劃。通過深度挖掘發電設備潛力,合理調整機組運行方式,實現水資源在灌溉與發電之間的科學分配,有力確保了電力供應安全、穩定、可靠,實現春灌與發電協同共進、互不沖突的良好局面,實現了發電與民生保障的雙贏局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廣大村民群眾的高度贊譽和認可,充分彰顯了電廠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同心聚力,協同創新激活生產動能。電廠積極構建創新生態,充分發揮“黨員技術服務組+金牌員工工作室”的優勢,鼓勵和支持一線員工積極參與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員工提供創新培訓、技術支持和資金保障等一系列激勵措施,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近年來,以“黨員技術服務組+金牌員工工作室”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QC成果申報,數字化智慧化電廠打造等項目,通過協同創新,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有效凝聚了團隊力量,為電廠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技術創新的探索之路上,尼那電廠始終以“智慧引擎”為動力源泉,在安全生產的實踐中筑牢防線,在民生保供的責任擔當中穩步前行,在協同發展的生態構建中積極作為。電廠以“五心”為指引,在黃河之畔努力描繪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