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汛”而動 以“迅”應“汛”——第一分局各項目開展防洪度汛應急演練 |
|
|
|
為切實強化項目人員安全防范意識,有效提升應對和處置突發事故能力,確保汛期安全生產。第一分局各項目因地制宜、多點開花,先后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洪度汛應急演練,為安全度汛筑牢堅實防線。 青海零碳產業園區項目演練模擬了暴雨影響下施工現場發生洪澇、滑坡、泥石流等險情的應急響應與處置過程。隨著警報聲響起,搶險救援組沖鋒在前,迅速裝填沙袋,加固圍堰,阻止洪水漫溢;醫療救護組攜帶專業的急救設備隨時待命,準備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疏散轉移組一邊耐心安撫群眾情緒,一邊有條不紊地組織群眾沿著預定的安全路線向高地轉移。全體人員行動迅速、配合默契,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奮戰,險情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傷病患者全部安全轉移,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尚義施工局演練模擬遭遇連續強降雨,上水庫區域面臨洪水漫溢的緊急情況。各應急小組迅速響應,按照預定方案緊張有序地投入搶險救援工作,疏散警戒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引導施工人員沿著預定路線快速撤離至上水庫壩頂及EL1360.00米平臺安全區域,并在左岸、右岸拉起警戒線,安排專人嚴密監控水情與邊坡變化。搶險組操作3臺50裝載機、2臺320挖掘機、10輛自卸車,爭分奪秒地轉移上水庫庫盆區域內的設備材料,對進出水口設置防汛沙袋墻,利用10臺7.5千瓦水泵全力抽排積水。技術保障組全程監測水位、山體及邊坡動態,為現場搶險提供精準技術指導。醫療救護組則對疏散過程中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與轉運,各小組協同作戰,整個演練過程緊張有序、銜接流暢。 淮河入海二期施工Ⅱ標項目部聯合Ⅰ標項目部,創新采用桌面演練與現場協同應急演練相結合的模式。桌面演練模擬持續強降雨引發基坑積水、邊坡滑塌等突發險情,通過科學的角色分工與嚴謹的情景推演,完整還原現場險情處置流程,幫助參演人員熟練掌握防汛應急處置要點。現場演練中,巡堤人員發現管涌險情后,應急搶險組迅速響應,按照預定方案爭分奪秒搭建反濾圍網,同步調用挖機裝填加固,對填筑區域進行加厚處理。有效提升了全員應急處突能力,進一步強化了防洪度汛責任意識。 西藏扎拉施工局聯合業主方、監理開展防洪度汛應急演共計100余人參與。演練模擬“上游局部區域遭遇強降雨,沿線流域水位迅速上漲,嚴重威脅施工人員安全。項目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急搶險組、技術保障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安全警戒組等聞“汛”而動,疏散引導,以最快速度趕到險情發生處就位,所有參與人員迅速進入角色,按照預定的應急計劃行動。現場安全警戒、物資工具發放、實地抗洪搶險、緊急救護傷員……一系列行動有條不紊,搶險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達到了演練的預期效果。 哇讓施工局演練緊密結合所在地區突發強降雨天氣,施工區域沖溝內洪水流量超標,山洪匯集從下塔溝而下且伴有泥石流。值班負責人接到河道水位預警后,第一時間通知搶險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核查沙袋、潛水泵、應急照明等物資器材的完備性。同時,向施工局員工發布預警信息,明確安全注意事項,確保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技術保障組啟動無人機對現場情況、水情信息進行檢測分析,同時根據度汛技術要求、防汛方案和圖紙,制定了現場處置方案。在搶險救援環節,搶險救援組立即組織挖掘機對河道進行拓寬疏通,并組織在河岸裝填沙袋,將洪水造成損失降到最低,并開展對搶險作業人員進行緊急救援項目。 新安江施工局演練以實戰化為導向模擬揚之水上游績溪流域出現連續降雨,歙縣氣象局發布強降雨藍色預警信息,實測12小時內降雨量超50mm,嚴重影響公共安全的緊急場景。演練現場,應急救援組、疏散警戒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等六個小組迅速到位,各司其職,有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搶險救援過程中,應急救援組使用鐵鍬清理明渠堆積物,并指揮挖掘機扒開圍堰過流通道涵管,自左岸向右岸退挖式擴挖過流區域,直至水位下降,后勤保障組立即調配大功率水泵進行抽排水,醫療救護組則將傷員轉移至堤防安全區進行救治。疏散警戒組按照預定路線組織人員前往安全地帶,并使用警戒線將現場封鎖。經過1小時的緊張奮戰,“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應急演練圓滿結束。 第一分局各項目防洪度汛應急演練,通過模擬真實險情、多部門協同作戰,有效檢驗了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切實提升了項目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為平安度汛奠定了堅實基礎。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