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鑄魂促發展 厚植底蘊向未來——公司連續七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紀實 |
|
|
|
歲月鎏金,江河浩蕩。在世界屋脊、祖國山河明珠青藏高原之上,公司以甲子匠心執筆,七度鐫刻“全國文明單位”,企業呈現出均衡發展基礎更牢、項目履約管控持續向優、抵御風險能力更強的新氣象,走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扎根高原 文明基因融血脈 公司成立于1958年,從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甘肅黃河劉家峽水電站起步,近70年間,始終以“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為指引,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高原水電人精神,傳承“艱苦創業、規范嚴謹、誠信擔當、品質卓越、改革創新”的精神特質,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根青藏高原,踐行“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新青海精神,服務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建設者們克服高寒缺氧、地質復雜等重重困難,以文明鑄魂、以匠心筑夢,把精神基因融入企業發展脈絡,用一項項精品工程書寫了中國水電建設的輝煌。 近年來,公司以“靶向施策導學、全面聯動踐學、督導檢查促學”三維發力,構建起“4433”主題教育保障機制,打造“2陣地4平臺”宣教體系,兩級黨組織利用集中交流研討、專題輔導講座、讀書班、專題黨課等手段,實現主題教育全級次貫通、沉浸式滲透,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180多個項目、3700多名黨員、8900多名職工中落地生根。 深入推進“雙引雙建”黨建工程,深化落實黨建“七抓”工程,廣泛開展“高原紅”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全面總結推廣應用“大黨建”工作格局,黨建品牌獲電建集團十大領軍企業黨建品牌之一。積極踐行“聚人心、鑄品牌、要效益”工作要求,聚焦“兩大三重”(“大國重器”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大國工匠”產業工人團隊;“重創新、重品牌、重文化”高質量發展重要工作舉措),精心制作、宣傳推廣五大文化理念展板,進一步豐富優化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實施路徑,推動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更加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在黨員、統戰成員中開展多層級、多渠道的形勢任務和思想政治教育,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七堅持”綜合舉措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常做常新》獲中國電力政研會基層優秀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學思想就是學方向,我們在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中,正是靠著‘忠誠擔當、創新拼搏’的信念,刷新‘無縫大壩’‘智能大壩’‘精品工程’,讓白鶴灘水電站在世界水電工程中有了一席之地。”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李開華的話語,道出了四局人對信仰的深刻理解。手中的精密量具,丈量的不僅是水電設備的毫米級精度,更映照出新時代產業工人對黨忠誠的赤子之心與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近年來,公司連續承辦18屆青海省職工技能大賽,培育出32名“青海省技術狀元”,充分發揮網絡大學昆侖學堂資源優勢,整體提升干部職工技能水平和業務素質,構建起“人才強企”的文化生態圈,讓“懂四局、愛四局、興四局”成為全體職工的精神共識。 匠心如砥 追求品質鑄豐碑 在金沙江畔,白鶴灘水電站的巨型水輪發電機組正在高速運轉,這座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凝結著公司“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的心血,也讓“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田得梅的故事傳遍高原千家萬戶。“件件優良、臺臺精品”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正是四局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生動注腳。 公司各項目部嚴格執行《工程創優管理辦法》,嚴格按照科技成果、工法、專利、QC等數量和等級目標,精心施工、精益管理,大力創建精品工程和綠色示范工地、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一大批“五新”技術和建筑業“十項”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各類工法、專利和“五小”技術層出不窮,利用智能建造和數字化管理手段,保障項目高質量履約,工程質量和服務得到了業主滿意和市場認可。 近年來,公司建成青海首個“數字指揮中心”,將BIM技術、物聯網融入工程管理,打造出白鶴灘水電站“智慧建造”樣板,聚焦構筑新質生產力,重組科技質量與數字化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數字化推動項目管理轉型升級,以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積極研究新產業、拓展新領域、開辟新賽道。 數據是實力的見證,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計榮獲“中國質量獎”“魯班獎”“詹天佑獎”“菲迪克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等國家級獎項30余個,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截至2025年初,企業取得專利1600余件、省部級工法50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約300項,形成了以“水工混凝土筑壩、大型水輪機組安裝調試、大型設備制造、大型輸水渡槽制作、高陡邊坡基礎開挖、預應力錨固、基礎處理、設計試驗測繪、大型纜機安拆運行、金屬結構制安、軌道交通施工、道路橋梁施工”等為支撐的核心技術體系,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主持和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編寫30余部,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用戶滿意施工企業”“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施工企業”“全國用戶滿意標桿企業”“全國水利行業信用等級評價AAA企業”等榮譽。 初心如磐 共繪和諧美畫卷 “目前,合作社有5000只雞,長勢十分喜人,就盼著它們快快長大,為村里帶來收益!”公司派駐尕瑪堂村的第一書記徐紹欽臉上洋溢著喜悅。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康揚鎮尕瑪堂村尕瑪堂村原來是當地深度貧困村,2015年,為踐行國家精準扶貧號召,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助力青海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公司在該村派駐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人員,開展全方位的扶貧幫困活動:安裝凈水站,修建中心廣場、援贈苗圃、推動養豬業……2017年該村整體脫貧摘帽。2023年,得知村里散養土雞項目啟動,公司出資20萬元用于購買第一批雞苗和飼料,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四局人始終與青海人民心手相連。”徐紹欽的話,串聯起公司20余年的幫扶歷程,從甲乙村、東衛村,到定點幫扶尕瑪堂村、新疆民豐蘭城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千萬元,連續15年開展“教育扶貧”,援建青海水電技師學院定向培養貧困學生,帶動1萬余名青海籍勞動力實現就業,在雪域高原鋪就了一條“技能脫貧”的康莊大道。 2023年寒冬,甘肅積石山縣地震災區,公司螢火蟲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開展救援,投入價值85萬余元的緊急救援物資,捐款50萬元,捐贈搭建200套裝配式活動板房,為受災群眾解燃眉之急,搭建起溫暖的家。 據統計,公司累計有1200余名志愿者常年活躍在“三下鄉”、扶老助殘、應急救援、文明城市創建一線。在西寧街頭,他們是“禮讓斑馬線”的文明使者;在社區院落,他們是關愛留守兒童的“暖心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化身“大白”守護千家萬戶平安。期間,參與公益活動300余次,捐贈物資超過500萬元,榮獲青海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 以廉為本 激濁揚清樹新風 “項目廉潔文化長廊目前是公司西南片區配置最完善、展區面積最大、廉潔文化元素最新最全的,高峰期每周接待建設各方、地方黨員干部觀摩學習三四趟,最多一次達百號人”。在重慶白馬航電項目部廉潔文化長廊里,黨群干事張玉鳳正在認真地給參觀者講解,一個個參觀者屏息凝神,深入思考,從一個個鮮活的正反案例中糾正了思想偏差、校準了行為航向。 近年來,公司立足“廉潔示范項目創建、聯審聯檢、重大項目監督督導、區域項目廉潔共建”四大支柱,著力打造“清廉四局”黨風廉政建設品牌,大力營造尚學篤行、風清氣正、全面從嚴、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生態。 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緊盯關鍵環節,注重示范帶動,督促指導項目防范廉潔風險、依法守紀合規經營、安全優質高效建設,至2024年底,共有62個項目參與“廉潔示范項目”創建工作,營造了學紀守紀、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通過開展“廉潔示范項目”創建深化了品牌建設,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大力踐行“一切工作到項目,一切聚焦干項目”工作理念,推動聯審聯檢,促進重點項目問題解決,高度重視信訪舉報,運用“四種形態”處置相關人員,收到良好效果。 在黨紀學習教育中,公司抓住契機、扛牢整飭風紀的責任強化紀律作風建設不松勁,持續加強黨員干部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強化廉潔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聚焦敏感崗位、關鍵人員深入排查廉潔從業風險點,有的放矢制定防范措施。堅決糾治違規吃喝、公車私用、酒駕醉駕等“四風”頑疾和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以及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不斷夯實廉潔從業根基。同時握緊管黨治黨的戒尺,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警鐘長鳴的有力震懾。 法治奠基 筑牢誠信固底色 “我們連續15年榮獲青海省安全生產優秀企業,連年榮獲青海省A級納稅信用單位、青海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青海省法律進企業示范點,靠的就是‘依法經營、誠信履約’的金字招牌。”公司始終信守“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理念,將誠信建設融入制度血脈。 面對重大項目履約挑戰,領導班子帶頭駐守一線,建立“領導包保+專班推進”機制,在深圳地鐵12號線建設中,以“工期壓縮3%、質量驗收一次通過率100%”的超預期履約,贏得業主“與四局合作百分百放心”的高度評價。通過構建“三重一大”決策機制與風險防控體系,累計培育6位“電力建設誠信企業家”,將“誠信經營、和諧共贏”的理念轉化為看得見的市場競爭力。 在法治化建設征程中,公司創新打造“三位一體”誠信管理體系。通過系統梳理數百項制度流程,建成財務共享中心、智慧工地平臺,實現“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現代化治理。 當“建設法治青海·巾幗在行動”法律大講堂走進企業時,一場覆蓋全員的法律素質提升工程同步啟動,這種“法治軟實力”與“制度硬約束”的雙向賦能,不僅使企業榮膺青海省首批“誠信守法示范企業”,更真正實現了“決策有法可依、管理有章可循”。 在川滇交界的會東縣水利項目現場,“知信、用信、守信”專題宣傳展板記錄著企業與地方的誠信之約。通過建立農民工工資專戶、實施勞動保障信用承諾制,尼那電廠、蓬南項目部等項目接連斬獲勞動保障守法誠信A級殊榮。這種將誠信建設向基層末端延伸的擔當,不僅保障了數萬名建設者的合法權益,更培育出“誠信履約-業主信賴-市場拓展”的良性生態。當項目部將“農民工工資零拖欠”寫入履約承諾時,展現的是央企對社會的莊嚴承諾。 近70年來,公司載譽無數,“企業文化建設典型實踐單位”“中國電力黨建及企業文化建設品牌影響力企業”“黨建+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第六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 模范集體”“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工程建設行業功勛企業”“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企業”“青海省文明單位標兵”“全國文明單位”等20余項重磅殊榮。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七度蟬聯全國文明單位,既是榮譽的加冕,更是新征程的起點,站在青藏高原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公司正以文明為舟,以奮斗為槳,在高質量發展的長河中破浪前行。 |
|
|
【打印】 【關閉】 |